內容
淺談徽派建筑
人氣:117 評論:0 日期:2022-10-17 11:56:51 標簽:全部
徽派建筑是中國古建筑的明星;是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范圍主要分布于老徽州的“一府六縣”及周邊地區,一府:徽州府;六縣: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婺源縣、績溪縣。
徽州傳統建筑發展歷史悠久,早在東漢至北宋年間就已形成(公元25—1126年);徽派建筑的名詞起源于宋朝,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距今800余年,歷時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徽派建筑成熟于明代,頂盛于清代,發展于現代!
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為:聚族而居,坐南朝北,注重采光;設明堂天井,講究四水歸明堂,肥水不外流,為徽州人的發家意愿。
徽派建筑的構造基本為磚木結構,以木柱、梁、桁為承重骨架,以磚石圍護,堂屋為中心,室內以磚、木、石雕裝飾,顯為富麗,外觀以飛檐翹角,顯為氣勢,屏風馬頭墻,顯為端莊,粉墻黛瓦,百看不膩。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河流風景之靈氣,融徽州風俗文化之精華;外表形狀風格獨特,造型依地形而變化,依山就勢,組合緊湊而巧妙,總體布局變化靈活,空間利用合理,外表造型美觀;一般民居以馬頭墻、青瓦、飾花沿滴水、屋角印斗、金花板最有特色,且巧妙運用磚、木、石雕為一體,如:門樓、木梁、窗欄板、石欄桿等,顯得富麗堂皇而端莊秀氣。
徽派建筑起源多以族居為村落,后發展為群居村落,一般名村均有村頭水口,村落整體布局多以縱向街道,橫向巷弄,引溪水經村中流淌,依地理山勢組合,配以亭、臺、樓、閣、牌坊等建筑相互輝映,顯示村莊的高貴,構成小橋流水人家的優美境界。
各村的亭、臺、樓、閣根據本村姓氏的內部規格形式有所不同,但建筑風格根據徽派建筑傳統工藝萬變不離其中。
各村均有宗族祠堂,大族會有總祠、支祠、還有家祠。
大戶人家戶居布局一般以園林庭院;設明堂天井、前后院落、花園假山、亭臺魚池、連廊美人靠等組合,構思非常巧妙。
單幢建筑以磚、木、石材料、木構架為主,梁架用料偏大,比如:冬瓜梁、挑梁等比實際應用尺寸要大,飾以本建筑及主人身份相匹配的磚、木、石雕;裝配梁撐、梁袱、雀替、斗拱、掛落等木雕刻飾件。木柱如客廳等顯柱一般都偏大等,其它靠墻等不顯眼的柱子都不會偏大,夠用就行,正所謂是直柱頂千斤以達到安全的要求又適當降低了成本。
民居的屋架結構稱大木結構,為小式建筑,屬穿斗式,也稱立帖式木構架建筑,即:用穿枋(縱向)把柱子串聯起來,俗稱排列,再用斗枋把列柱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框架,桁條直接擱置在柱頭上。
各村中心的大戶人家的主樓及村中的祠堂一般采用抬梁式,又稱疊梁式,也叫大式建筑;抬梁式木構架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疊梁,其用料不管是梁、柱、桁條等都很碩大,并飾以雕梁畫棟,飛沿翹角,顯示其富麗堂皇、威武壯觀、與眾不同。
徽派建筑工匠的技藝即傳統工藝,均承師傳,口授手教,要想獲得徽派建筑傳統工藝的精髓,必須從小就拜師學藝,歷盡艱辛,逐年積累經驗,而所有功成名就者,又是一代代口授手教往下傳,從不注書后傳,這就是徽派建筑傳統工藝的絕妙之處,使之工藝永不變質,外人難以效仿!發展至今,已從各大古建筑派系中脫顯出來,成為世人公認的一大古建筑派系?;张山ㄖ耐づ_樓閣和民居;回廊照壁和牌坊,千百年來,徽州的歷代工匠和技師,一絲不茍地傳承著徽州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從而影響了整個中國乃至世界。
徽派建筑的大木結構房屋,在里面住一晚,能夠使人神清氣爽,心情舒暢,精神百倍。
因為它使用的各種木材對人體有著很大的幫助。大木結構中使用的各種木材所散發出來的各自的芳香味對人體的各神經器官都有好處……
黃山市徽州區徽派建筑安裝工程公司
黃山市徽州區徽匠木業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18955993039
19955928897
評論
-
管理員剛剛
暫無任何留言!